更新時間:2025-10-31 09:12:29 點擊次數:17 次
太陽能路燈安裝需圍繞保證采光效率、確保結構穩固、規避電路風險三個核心,才能實現長期穩定運行,避免后期維修麻煩。
1.選址與基礎施工:決定采光和穩定性
選址和基礎是安裝的前提,直接影響太陽能板發電效率和路燈使用壽命。
太陽能板選址:需選無遮擋區域(如避開樹木、建筑物陰影),保證每天至少4-6小時直射光照;安裝角度需匹配當地緯度(通常等于緯度或緯度+5°),最大化吸收太陽能。
基礎施工:根據路燈高度(6-12米常用)確定基礎尺寸,一般用C25混凝土澆筑,深度不小于80cm,且需預留地腳螺栓(與燈桿法蘭匹配);基礎表面需水平,防止燈桿傾斜,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。
2.組件安裝:確保安全與功能
燈桿、太陽能板、電池等組件的安裝細節,關系到使用安全和發電效率。
燈桿安裝:吊裝時需用繩索固定,避免碰撞損壞;燈桿垂直度誤差不超過3°,安裝后擰緊地腳螺栓并做防松處理(如加彈簧墊圈);燈桿底部需做防水密封,防止雨水滲入內部腐蝕線路。
太陽能板安裝:組件之間的連接線需用防水插頭,且線纜預留長度適中(避免拉扯或冗余);太陽能板支架需牢固,與燈桿連接部位做防銹處理(如涂防銹漆),防止長期風吹松動。
電池與控制器安裝:蓄電池(若為地埋式)需放入防水電池箱,埋深不小于50cm,避免高溫或低溫影響壽命;控制器需固定在燈桿內部干燥處,接線時嚴格區分正負極(接反會燒毀控制器),且做好線纜標識。
3.電路連接與調試:規避安全隱患
電路是路燈的核心,連接錯誤或調試不當易導致設備損壞,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
電路連接:所有接線端子需擰緊,避免接觸不良發熱;導線需選用戶外專用防水線纜(如RVV2.5mm2),線纜接頭處用絕緣膠帶+防水膠帶雙層包裹,防止雨水滲入短路。
系統調試:安裝后先檢查電路通斷(用萬用表測電壓),再設置控制器參數(如亮燈時間、光控閾值,通常光控啟動照度設為10-30lux);調試時需測試連續3天亮燈情況,確保電池充電正常、夜晚能按設定時間亮燈。
4.后期維護預留:降低后續成本
安裝時需為后期維護考慮,減少后續檢修的難度和成本。
預留檢修空間:電池箱需設置方便開啟的蓋子,燈桿底部預留檢修口(直徑不小于15cm),便于后期更換電池或維修控制器。
記錄關鍵信息:記錄太陽能板型號、電池容量、控制器參數等信息,張貼在燈桿明顯位置,方便后期維護人員快速了解設備情況。